Home 聲音陪伴計畫 深夜悄悄書 06 坐月子〈字稿〉

深夜悄悄書 06 坐月子〈字稿〉

by 泌乳顧問/陪產員 吳唯菱

播放歌曲:小石的牙齒

線上的你們是怎麼坐月子的呢,是選擇入住月子中心呢?還是請月子阿姨呢?現在大多是這兩個選項,但是當然也有別的選項喔,比如說娘家或是婆家協助坐月子,我也有去過幾個家庭是由伴侶協助坐月子的喔,我對此表示驚訝的時候,這些伴侶的回答蠻像的,都是一副「我覺得這不會很難啊」那種神氣的樣子。

也有遇過是娘家爸爸協助坐月子的,娘家爸爸以前是總鋪師,不準別人插手她女兒的月子餐。我看到桌上擺的食物都是超級好料,媽媽卻說只是家常菜也沒有特別補,有沒有很羨慕。

坐月子的觀念是華人比較有,我有一個個案在澳洲,線上來上產前課程跟泌乳諮詢,她說他們就是自然產醫院住三天,剖腹產住五天,就回家,你想要坐月子要找到華人開的月子中心,通常很遠,或是把月嫂從台灣請過去,費用都非常可觀,比在台灣當地請貴很多很多,不過他們那邊的醫院幾乎都有助產師,在產後的起初會天天做居家訪視,去確定母嬰都好。我之前還有一個個案,從美國回台灣,那是2018年總統選舉期間,他們就是特地從美國回台灣投票的,泌乳諮詢結束,爸爸對我說,我應該要可以到美國去工作,這樣的工作在美國會紅的。因為我做的工跟服務讓他們感覺很不一樣,美國的國際認證泌乳顧問是可以放在社會保險裡面的,也就是說你有保相關的社會保險的話,產後可以申請免費的國際認證泌乳顧問來家裡頭訪視,他們曾經請過,過來的是一個老奶奶,就只是在旁邊說很好很好你餵的很好,就沒有了,他們的問題還在。可是如果不是保險裡頭給付另外請的話又很貴,所以回台灣以後找到我過去,跟我說我的CP值很高,聽得我沒多久就漲一波價錢。

這種工很細,服務又很周到,似乎就是服務業在台灣的樣子,你可以看月子中心就知道,很漂亮、接待人員很體面、影體設備很豪華,我看過標榜有大螢幕寶寶監控影像的,可以讓你隨時想念嬰兒室寶寶的時候就瞄的到。還有放鬆SPA療程,入住就可以預約,我還聽說過有月子中心綁定醫美,醫美就在月子中心的樓上,讓你一出院就很美,這種迫切找尋你需要什麼,接著投你所好,貼心得理所當然,好像就很華人精神。

我們來看看作者下訂月子中心的描述:

(第一段)

我聽到最多建議入住月子中心的,就是錢都花了還自己顧小孩就浪費了,或者是都花錢了為什麼還自己顧小孩讓裡頭的護理師那麼輕鬆?我每次聽到都會想到我以前補習班老師講的:就算你不會寫你也盡量掰,讓閱卷老師看,不要讓他太輕鬆看見你空白就整題畫掉0分。就像你付出了讀書的時間就會想要換分數回來一樣,付錢了就會想要換點東西回來,但我會建議入住月子中心之前也可以先想好你要換什麼回來,是換到你的清靜嗎?我知道有人因為月子中心人數管控嚴格,連直屬爸媽也不能進去,所以覺得住進去很清淨。還是換你大小事情有人全方位協助自己不用動手?還是換自己不用照顧寶寶?我認為這一點跟前面那點有人全方位協助自己的理由是不一樣的兩點,因為有人想要全方位的協助是因為他想要專心的陪伴寶寶。但不管是以上哪種理由,就算是這個月就是不想顧寶寶這一點,也定位在那是在考量自己的需求後所下的決定,而不是要拿錢去換讓別人不要太輕鬆的心態。我認為這不是單純的把自己的輕鬆建立在別人的麻煩之上,而是你做的任何決定都要以自己為出發點。做決定的基礎是從自己出發,你才不會很容易被影響,也才不會落入依賴別人的陷阱。

這邊所謂的依賴,是指我給你很多,甚至比你需要得還要多,你習慣了以後就不能拿掉,因為一拿掉就會很痛苦,而且會覺得不夠。所以你可以知道自己的需求會是最好的,你才會知道多出來的那些是暫時的。

所以如果你自己要安排產前課程,也就是說你想要跟你的陪產員或是助產師或是泌乳顧問一起安排產前課程,我會建議你了解怎麼觀察產後寶寶有沒有吃夠,知道這一點,才不會被旁邊的聲音干擾。還有寶寶的睡眠跟吃奶模式,我光是說明寶寶的睡眠周期很短,吃奶間隔很密集,如果是親餵,大概要2個小時到3個小時就得吃一次,也就是說一天24小時下來,會進行補餵8-12次。我相信第一次聽到的人會覺得夭壽喔,這樣主要照顧者會累死,但是你是先知道的話你就更有時間去思考自己要怎麼調配休息時間,甚至是跟伴侶進行分工討論,或者是有更多基礎去選擇要怎麼哺餵寶寶。甚至是知道怎麼安排人手,是不是要增加人手來幫忙,你就可以調整生活上即將發生的新節奏。

我的粉絲專頁有一篇要離開月子中心之前必備的十大技能反應很好,那十點是:

1. 能夠親自護理嬰兒、幫嬰兒洗澡、知道安全事項。

2. 不論親餵或是憑餵都已經掌握訣竅。

3. 能應對嬰兒白天的表現與夜晚的表現。

4. 會有被嚴重干擾作息的對策。

5. 明白伴侶對照顧嬰兒的態度跟自己有沒有分歧,並有對策。

6. 出月之後,哺餵嬰兒的計畫。

7. 找到出月之後可以協助育兒工作的人,除了伴侶以外,還要更多人。

8. 實在沒有人可以協助,就找到可以維持自己飲食的辦法。

9. 可以自然找到管道以獲得以上技能。

10. 早點摸熟寶寶的大小毛、學會使用背巾、跟伴侶找出一套可以共同育兒的模式、練片段睡眠秒睡秒醒。

這一篇出來了以後我有收到很有趣的私訊,是月子中心的護理師寫給我的,她說我在這一篇裡面的補充說明有提到,月子中心的嬰兒室會幫忙訓練寶寶作息,她想要澄清,他們家的月子中心不會。對我知道有一些是不會的,但是有時候我會聽到媽媽說月子中心在他們離開之前給她作息表跟回家餵多少奶的衛教單,不只是月子中心,有很多月子阿姨也會這麼做,幫助媽媽規律化寶寶的作息,目的是為了要讓新手家庭更好帶,這是一片好意。

但月子中心跟家裡畢竟不一樣,有很多寶寶在月子中心的時候是那樣的作息喝那樣的奶量,但是回家之後環境有明顯不同,或是爸爸媽媽瓶餵的方式跟月子中心、月子阿姨明顯不一樣,所以餵不到那樣的奶量,所以月子中心回家以後,或是月子阿姨離開之後的作息有可能維持不住。

我們從書中作者描述,我們先看看月子中心怎麼運作:

(段落二)

在入住月子中心剛開始,月子中心會先請你告知你想要的是親子同室,部分親子同室,還是全天候親子同室,還是送嬰兒室,還是寶寶餓的時候將寶寶推送回去你的房間給你?這邊可以讓你提早作出計畫的基礎資訊是,嬰兒很直白,他發出的訊息都只有我現在舒服,或是我現在不舒服,我不舒服的時候有沒有誰可以現在立刻馬上幫我解除那個狀態,只有這樣。不舒服就是哭,太熱太冷濕度太高太亮太吵,都可能很不舒服,因為地球環境跟子宮真的不一樣,很多人很吵雜環境很多變數。

最讓新生嬰兒可以安穩的環境是子宮,所以可以模擬子宮環境給嬰兒,其實這一套理論是有依據的,有醫生提出第四產程的概念,進入產程一般來說分為三個產程:第一個產程是有產兆到子宮頸全部打開以前。第二產程是子宮頸全部打開以後到胎兒分娩出來的過程。第三產程是胎兒分娩出來以後到胎盤也分娩出來的過程。到這邊是全部的產程。但是有醫生提出了第四產程,這邊劃分的第四產程是生產結束到產後第四個月。

因為產後四個月之內,嬰兒跟家庭都在生活重組的過程裡頭,尤其是嬰兒的生活環境從子宮落差到地球來,是非常非常大的差別,所以醫生就提出這段時間是母嬰從懷孕狀態真正接地氣變成地球人的階段。也是一個很漫長的誕生過程,這段期間可以使用模擬子宮環境的方式來緩衝嬰兒那種強烈落差的感覺,所以創立了5S安撫法,用5S安撫法來模擬子宮環境,其中有Swaddling、stomach(Side)、Shushing、Swinging、Sucking。Swaddling是包裹包覆,模擬子宮的包裹感,緊貼但是有彈性的,有些育嬰用品有很像的睡袋,好像叫做蝴蝶包巾,這種包覆感是胎兒在子宮裡的時候手跟腳的伸展可以碰觸到邊界的安心感,所以如果有人把嬰兒包起來但嬰兒還是不太安穩的話可以先檢查是不是包太鬆,或是蝴蝶包巾對嬰兒還太大,可以剛剛好貼著身體但又有彈性最像子宮。摸不到邊界的感覺沒有安全感,像有時候寶寶抱起來會踢踢踢,或是一邊吃奶一邊踢有時候那個訊息是他在探索邊界在哪裡。讓他有個東西踢他會很安心。stomach(Side)這個一開始的時候是寫成Side,是側躺的意思,不過我們真心的會建議還是新生嬰兒的時候不要讓嬰兒趴睡或是側睡啦,側睡很容易翻過去變成趴睡,避免趴睡跟側睡是為了預防嬰兒猝死症,避免口鼻遭到掩蓋而窒息,但是我跟你說,有時候沒有掩蓋,但寶寶也可能因為姿勢的關係窒息,因為他的頭部還是軟的阿,讓他自己調整姿勢太為難他了。要是不舒服或是有危險他很有可能因為姿勢的關係,比如說正面朝下趴著活動就會限制很多,他就沒有辦法發出求救訊號。而且新生兒很會吐奶,如果吐了,口鼻被奶水泡著,又不能動那是非常非常危險的!所以後來有人改這一點為Stomach,胃部,也就是在身體胃的高度給與安全感,可以將溫熱的手掌放在寶寶的胃部高度,對寶寶來說會有很大的安全感喔,如果你有時間查的話,會查到有的影片是將寶寶反著抱,反著抱的意思是將原本面朝上的橫抱,變成面朝外的橫抱,手掌在寶寶的兩腿中間,上手臂橫跨寶寶的身體,就會支撐到寶寶的胃,寶寶的頭部一樣在手臂彎的地方,只是面朝外。整個寶寶會很像無尾熊攀在你的手臂上,如果你會抱,那抱著寶寶的高度也會在大人你自己胃的高度。Swinging是搖晃,這裡的搖晃是指輕輕搖,像船在安靜的湖面上遇到漣漪那樣的輕輕搖。胎兒在子宮裡的時候被羊水包圍,媽媽在行走,改變姿勢的時候因為有羊水的緩衝,胎兒感受到的都是被減緩力道過的輕輕擺動,所以輕輕搖搖嬰兒也會讓嬰兒有種回到子宮的感覺。Sucking則是吸吮,人類在吃東西的時候就會有安全感這個是大人跟嬰兒都適用的。其實很多時候吃東西不是因為肚子餓,是因為嘴饞,在牙齦裡頭有很多神經,另外因為下顎運動牽動的神經跟肌肉都是非常幫助釋放壓力的。嬰兒不像大人,可以用感覺去區分肌餓跟需要安撫的需求,所以很統一用吸吮跟尋乳反應來表現,這是非常容易讓人誤解成嬰兒無時無刻都在餓,所以就無時無刻都在給奶,其實寶寶的尿布表現都合格,也有穩定成長,但還是常常表現出哭鬧跟尋乳反射強烈,其實是要檢視寶寶的環境,比如尿布、環境聲音跟光強度、或是溫度等等的,有很多細節。

知道這些之後,再回頭想想安排給產後自己與寶寶的生活,是不是就覺得有更多細節可以優化了呢?

剛剛我們念到一個媽媽因為乳頭受傷,所以被下令只能改成瓶餵,乳頭受傷通常是因為含乳需要被矯正,可能是含乳太淺,通常是這個理由,要不然就是寶寶的口腔,或是媽媽乳頭構造的問題,如果一開始寶寶在含乳的時候就要感覺一下乳頭,有沒有摩擦感,就跟試鞋子很像,如果試穿新鞋子,通常腳穿進去動兩下會覺得頂到的地方或是摩到的地方就是將來最容易受傷跟破皮的地方,當然第一次穿覺得那也還好,但是走一趟路一定會破皮又超痛。含乳也是,如果含乳的起初,你就覺得乳頭有摩擦感,那通常都是含太淺了,還沒有磨破皮你都只覺得還好,但是哺乳這件事情還要好多次,也要進行很長時間,磨破皮就會受折磨很久,所以一開始就讓含乳姿勢正確會是最好的,還是找會看的專業過來幫你看一下吧。但要是真的已經磨破皮了,也還是有辦法的,平常如果都是習慣坐著餵奶,先矯正含乳可以試試看改成躺餵或是橄欖球餵,就比較容易避開受傷的傷口喔。重點是先矯正,因為你一定不會希望換個姿勢破別的地方。

我還是會建議產後越快進行親子同室越好,因為這樣一來你才能看見寶寶的表現,從寶寶的表現提早在寶寶哭鬧之前就安撫寶寶,很多人都是在寶寶哭了以後才判斷寶寶肚子餓,但其實寶寶在哭之前是會丟出很多訊息的,比如說吐舌頭、吸嘴唇、吃手吃包巾、自發性的尋乳反射,這些訊息都沒有被接收到,才會演變成哭鬧。我聽到很多人跟我說沒有啊我家寶寶都是一下子就爆哭,根本就沒有那些階段,我必須要告訴你,如果表達需求的暗示一直都沒有被接收到,是不能指望這個人一直暗示你長達數個月的,嬰兒又是這麼直白的小生物,暗示你幾次無效,那些暗示就會一個一個消退,甚至暗示沒兩下就直接大爆哭。所以不是你家小孩不給你訊號,是你看到她的時候都已經晚了。

我們看一下作者的敘述:

(段落三)

有些媽媽對於月中的印象就是通知餵寶寶,然後寶寶上乳房就睡去,心裡就很納悶,不是說餓了,怎麼沒吃多少就睡了,很多時候是因為寶寶哭聲已經引起嬰兒室護理師的注意,通知你,你再趕到,這段期間寶寶都是在煩躁裡頭的,寶寶的身體很小,體力很少,如果把力氣花在哭鬧上面,到你身上的時候就已經很累了,更何況吃奶是一件花力氣的事。慢慢的成為一種循環,寶寶不夠力氣在你身上把奶吃夠,嬰兒室很快又叫你,或是認為這樣一來寶寶都沒有吃,很快的你跟寶寶都會挫折,所以只好介入配方奶,或是請你擠出來使用瓶餵,來確保寶寶吃的量,這樣一來就更有可能離親餵越來越遠。

You may also like

請留言